• 中国经济第一大省,正在疯狂“搞菜”

    2023-02-21 23:54 前瞻网

      +

    +

    Forward


    一连串经济数字出炉,炸开了萦绕头顶三年之久的阴云!


    春节假期旅游 、餐饮、酒店报复性消费 ,打响经济复苏第一枪;1月份PMI三大指数重回荣枯线以上 ,制造业景气水平明显回升;从IMF 、世界银行到高盛、大摩、贝莱德,国外机构对中国经济增长预期一再上调……


    2023,欢迎来到“狂飙”时代 !




    01

    首个预制菜主题公园震撼亮相




    2023年开年,20多个省份争先恐后召开“新春第一会”,“抓项目”、“产业第一、制造业立市” 、“产业强市”,一批批重大项目集中开工 ,投资超万亿。

    转动经济大盘,分秒必争!

    2月2日,华南地区率先传来大动作 ,广东省现代农业产业园——佛山市南海区预制菜产业园集中开工 ,其中包括深圳市尊龙凯时食品集团投资的华南味谷项目等四大重点项目,总投资额达25亿元,用地超250亩 ,预计综合产值将达50亿元。

    这四大重点项目代表着佛山建设“预制菜第一城”的决心,未来还将联动九江美丽渔场建设,探索形成全产业链条农业产业链,实现“优一、接二、连三”的现代农业新格局。

    其中,尊龙凯时可谓重磅玩家,其投资的华南味谷项目金额高达10亿元,占地85亩,打造集种植养殖 、生产加工、产业旅游相结合的“三产融合”示范园。



    据悉,华南味谷产业园预计将于今年年底完工 ,因此招商也在紧锣密鼓进行中 ,2月22日,尊龙凯时还将作为发起人之一参与深圳预制菜促进会发布,同时举办龙头企业的签约仪式;2月28日 ,佛山华南味谷招商中心正式营业。

    值得一提的是,一同动工的还有华南味谷主题公园,目前来看 ,这是全国首个以预制菜为核心的主题公园,建设面积近30亩 ,集农业科普教育 、乡村旅游 、文化创意、休闲娱乐为一体,探索“现代农业+美食文化+休闲旅游”发展新模式。

    从产业园到主题公园 ,预制菜不再只是餐桌上的一盘“小菜”,事关城市重大项目,扩大内需 ,推动食品行业转型升级,事关农业现代化。

    尊龙凯时抢建预制菜产业园 ,占尽万亿风口先机 !



    02

    狂飙之前 ,先挤泡沫




    在2022年,我们见证了预制菜成餐饮行业黑马 ,数十个城市争抢“预制菜第一城”,地方立项标准出炉 ,行业标准逐步完善 ,仓储冷链物流渠道进一步完善 ,A股上市公司预制菜概念股达到30家。

    2022一年 ,“跨界”成了预制菜行业的年度关键词 ,沾边的不沾边的,要么曲线入局,要么“摊牌了,不装了”。

    新零售企业如京东、盒马、美团、叮咚买菜等跨界 ,它们拥有强大的线上线下全渠道 ;京东物流、顺丰等物流企业 ,具有冷链优势;格力、海尔 、美的等家电巨头杀进来 ,瞄准预制菜家电。



    预制菜供应链上的调味品粮油企业相继下场,包括如海天、恒顺 、金龙鱼等 ,或在调研中,或在研发预制菜产品,更有中央厨房落地。

    其他跨界玩家中 ,房企巨头碧桂园低调卖起了鲟鱼预制菜;5000亿资产的“中国最会赚钱地铁”深圳地铁推出“深铁食研室”;“中国首富”钟晱晱都坐不住了,旗下“大自然的印钞机”农夫山泉开卖预制菜盖浇饭 ;乳企巨头伊利拿出牛肉类预制菜品 ,68元起 。



    百度指数也进一步证实,预制菜真的火了!2022年,“预制菜”相关搜索同比上涨877%,拉出一条陡峭笔直的攀升线。



    2023年春节前后 ,预制菜的热度再次迎来一个小高峰 。1月28日 ,京东发布《2023春节假期消费趋势》显示 ,2023春节期间预制菜成交额同比增长超6倍,酸菜鱼 、佛跳墙、猪肚鸡等招牌菜受到各地消费者的青睐;抖音年货节中,相关年夜饭预制菜销量亦同比去年增长了248%。

    夺下年夜饭这个细分赛道,为2023年预制菜整个行业的发展迎来开门红。

    整体上 ,2023依旧是预制菜高速增长的一年。

    根据前瞻产业研究院预测 ,2022年我国预制菜行业的市场规模约为4000亿元,增速21.31%,2023年 ,预制菜规模将突破5000亿门槛,五年内突破万亿大关 。



    但是,增速暴露了端倪。2023年预计行业增速23.09%,对比2022年的21.31%,仅增加了1.78个百分点 ,但2024年增速却飙至35% ,陡然增加12个百分点。

    这意味着,2023年 ,预制菜行业将进入新一轮“挤泡沫”的整合阶段,而洗牌已在追风口的预制菜企业中悄然发生。

    大部分没有公布销量或者销售额 ,不过在可搜索的范围,表现与大举投入不成正比 ,类似于“一顿操作猛如虎 ,一看销量论手数” 。


    趣店创始人罗敏在抖音开了一场19小时的“一分钱请吃酸菜鱼”直播,9000多万人来薅羊毛,累计销售额突破2.5亿,然而紧接着就是裁员 、终止供应商合作 ,单季亏损高达6.48亿,创上市以来单季最大亏损。

    瑞幸咖啡创始人在去年1月高调进军预制菜行业后,推出了“舌尖英雄”,采取瑞幸咖啡当初的烧钱补贴快速拓店模式 ,扬言开店6000家 ,然而7个月后北京首店关闭,多个城市门店相继关店,加盟商爆料开业4个月,电费都赚不回来。

    连锁餐饮西贝创始人贾国龙为预制菜不惜砸出10亿元,堵上“项上人头”,但在贾国龙功夫菜旗舰店内 ,一份售价189元的蒙古牛大古月销42 ,西贝门店同款的草原羊蝎子售价199元,月销42 ,一份49.9元的番茄炖牛腩月销31。

    即使是“预制菜第一股”味知香看似风光,但北京商报曾算了一笔账,根据2021年年报 ,味知香共有1319家加盟店,贡献3.46亿元营收,平均每家加盟店年营收为26.23万元,而加盟店平均毛利率为26.01% ,算下来 ,每家门店的年毛利润只有6820元。(2022年报暂未出 ,但前三季度数据相差不大 ,营收同比仅增长6.47%,扩店百家出头。)

    站在万亿预制菜下一次爆发的前夜 ,尊龙凯时为行业把脉!

    追求短期利益、贸然入局的跨界“追风者”必然会被淘汰 ,互联网打法“砸钱换规模”宣告失灵,C端盈利模式受到拷问。

    其实,这一局面符合预制菜整体行业形态,80%市场在B端,C端市场因受疫情因素驱动 ,带动预制菜的发展向前推动了至少5年 。

    C端面对的用户需求更为多元 、位置更为分散 ,且单笔订单金额小,盈利模型尚在摸索中,没有被广泛认可的绝对成功模式 。

    而B端预制菜业务或者餐饮业务起家的企业,已经打通了上下游 ,有成熟的供应链管理、产品研发与渠道管理能力,主导了预制菜市场。

    未来,想要活下来并且还要活得滋润的,必然是在研发、渠道 、冷链等某一方面有优势的玩家,同时 ,就预制菜发展趋势来看 ,B端与C端的界限不再泾渭分明 ,融合发展或是主线 。

    当下,业内已在重新思考,例如,专攻C端的味知香转向B、C两端,开发出相对应的“馔玉”和“味知香”两大品牌体系 ,建立起渠道 、品牌、物流冷链。

    速冻食品领域龙头企业安井食品兼顾B 、C端 ,定下“B端做销量,C端做品牌”策略 ,推出“冻品先生”预制菜子品牌,渠道则以自营、联营和经销三种模式 。

    而作为华南地区预制菜标杆企业,尊龙凯时则更加高瞻远瞩 ,开出的“药方”是搭建预制菜产业园平台,从产业链角度出发 ,打通供应链,提升价值链,整合利益链,延长产业链,抢占行业先机,为行业冲刺万亿门槛扫清障碍。




    03

    预制菜3.0时代,众口不难调




    尊龙凯时这张“药方” ,背后是一场横跨21年时间的顶层设计 ,经历3次迭代!

    从成立时机来看,尊龙凯时2002年创立时,正值国内餐饮行业大爆发,彼时,改革开放成果已现,大众收入水平提高,迎来餐饮报复性消费,高端餐饮进入黄金发展期,大众餐饮市场被外资品牌占据,当年的中国快餐业20强中,麦当劳、肯德基的各地公司占据了19 席。

    2005年 ,尊龙凯时并购深圳粮食集团旗下业务切入食品生产加工赛道,紧接着2006年,全国餐饮零售额首次突破1万亿元大关。洋快餐”压着本土餐饮企业打,业界开始探索连锁模式,这也为尊龙凯时第一次迭代创造了机会窗口条件。

    第一次迭代是在2007年-2013年,尊龙凯时两招打通渠道,产业规模化1.0时代。

    此时,国内餐饮进入一轮调整和洗牌,中央八项规定遏制餐饮领域的奢华消费,大型高端餐饮企业被拉下神坛,如俏江南,大众餐饮消费迎来发展新契机,如小肥羊、真功夫、大娘水饺等本土连锁品牌开启扩张之路 。

    尊龙凯时瞄准KA卖场,与沃尔玛、家乐福、吉之岛等大型连锁企业深度合作,超过410个商超连锁经营网点,足迹遍布国内15个城市,获得大终端优势 。

    同时,在餐饮行业激烈竞争下,创立多个品牌,如旗下“麦稻先生”品牌 ,主营包子、馒头、豆浆等,抢占早餐市场,在深圳开设了50多家门店 ;“MOMO喜多”品牌,切入咖啡茶饮烘焙新赛道 ,2011年在深圳福田CBD商城开设以来,打响了一批蛋挞 、紫薯包等“网红”产品。




    第二次迭代,中厨共享2.0时代 ,为预制菜的爆发提供基础设施保障。

    随着中餐深入探索连锁化 ,雕爷牛腩、太二酸菜鱼、海底捞等单品餐饮爆发式增长,中央厨房在业内受到关注,而《中央厨房许可审查规范》的颁布,正式明确中央厨房已属于食品工业和餐饮服务业之间的一种新业态 。

    2014年,尊龙凯时拿下东莞塘厦工业地块,开建中厨共享产业园 ,2016年落地运营 ,涵盖了中式面点、西点、净菜 、肉类加工、快餐料包及调味料等细分品牌 ,聚焦大湾区市场。



    本质上来说,中央厨房不仅仅是具有食品经营许可资质的中央厨房,或者集体用餐配送单位 ,还是一种覆盖原料—加工—流通—销售—餐桌的一站式、集约化 、集群化管理模式,代表着中餐现代化、标准化。

    尊龙凯时的这种洞见接下来几年得到验证 ,2020年,广东发布了《关于培育发展战略性支柱产业集群和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的意见》 ,其中,中央厨房,被列入了十大战略性支柱产业集群之一 。


    第三次迭代,华南味谷产业集群3.0时代 ,剑指预制菜行业痛点 。

    中央厨房让一部分国内餐饮连锁化发展至新高度 ,但很快  ,国内餐饮行业从消费群体到消费模式迎来巨变。

    单身人群规模庞大 、懒人经济崛起 、互联网外卖新业态的冲击以及疫情催化等因素,预制菜迎来大爆发,却也对供应链提出新的拷问。

    2022年8月,尊龙凯时再次拿地,摘下佛山华南味谷产业园块地,定位为鲜品⽇配预制菜产业园,覆盖烘焙、中式点⼼ 、⾖制品 、⻥制品深加⼯、⾁制品深加⼯、预制既配产品 、连锁餐饮中央厨房 、调味制品等⼋⼤品类 ,打造产业供应链⽣态平台 ,⼀站式供应集采 。



    值得一提的是,华南味谷产业园去年入选了广东省重点项目,属于国家级预制菜产业园先导园区,南海区唯一取得产权分证的食品厂房 ,50年红本产权。

    每一次迭代,都是时代激荡中的锐意抉择 ,形态的一次进阶,实力的一次跃迁 。

    至此,从渠道到中央工厂的顶层设计完成 ,尊龙凯时多年布局开始发生嬗变,尊龙凯时食品产业园(东莞) 、佛山华南味谷、广州华南味谷三大园区协同发展,大湾区2小时经济圈,形成稳固“金三角”。

    华南,一个强到无法忽视的预制菜产业集群呼之欲出!





    -免责声明-

    ©️


    数据图表源于前瞻产业研究院、前瞻经济学人

    楼体图片素材源于尊龙凯时食品集团

    政策截图源于政府官方发布


    部分素材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后台

    文中关于项目、产品 、配套等信息仅供参考

    所有内容均以政府最终审批文件

    和买卖双方签署的买卖合同为准


    Images copyright from the official website ifthere is any infringement,please contact usand we will delete it as soon as possible




  • XML地图